本站动态

媒体监督报道的失声,怎么呼唤良知的昌盛

字号+ 整理:法媒汇平台 理念:律师+媒体+资源 2018-12-30 11:56

媒体尤其是大众传媒的监督曝光,曾经在社会上起到了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。尤其是经过诸如三鹿奶粉、毒胶囊、假葡萄酒等事件后,媒体曝光,往往成为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权威发布。但媒体的权威发布,毕竟不能取代权威部门的权威声音,正如舆论监督终究不能取代法

媒体尤其是大众传媒的监督曝光,曾经在社会上起到了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。尤其是经过诸如三鹿奶粉、毒胶囊、假葡萄酒等事件后,媒体曝光,往往成为社会公众心目中的“权威发布”。但媒体的“权威发布”,毕竟不能取代权威部门的权威声音,正如舆论监督终究不能取代法律监督。
作为大众传媒,理应通过专业科学与理智审慎的工作,将自身打造成为不实信息的“过滤器”和理性情绪的“孵化器”,成为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“助推器”。否则,以讹传讹,只会渐渐失去公信力。但客观而言,现在媒体数量众多,各媒体由于自身条件所限,掌握信息各异,对同样事件发出不一样的声音,也是常有之事。更何况即使是采访专家,也常常是观点不一。而目前各种新媒体、自媒体等亦加入信息传播的大军,社会公众接受的信息可谓众声喧哗。在这种情况下,来自政府职能部门的权威声音,最为关键。
与媒体及时曝光和社会公众高度关切相比,权威部门的权威表态总是慢一拍甚至慢几拍,“失声”现象仍较为普遍。不仅此次鱼肝油和明胶是如此,前不久曝出的PVC保鲜膜是否有毒、房企土地增值税偷漏与否等事件上,也都未见权威部门及时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法,曝光者与利益方依旧各执一词。
不管是责任主体不明的推诿,还是机关应急处置的效率低下,权威声音的缺失或姗姗来迟,往往给谣言传播留下了巨大的空间。

各种矛盾对立的信息传播,在现代社会则会加重人们心中的混沌,将社会理性之水搅浑。而现代人在面对各种矛盾对立的信息时,也往往会选择对“揭黑露丑”者“宁可信其有”,以至于权威声音即使随后现身,“真相”也会被人们所质疑。

在微博、微信日益主导人际交流的当下,主流大众传媒的曝光,其舆论监督的效能已有所弱化,渐有演变成引发社会话题或讨论热点之势。而抢抓媒体曝光信息的第一落点,让权威声音及时消弭社会公众心中的疑虑,在这个信息推送的时代,理应成为权威部门的一门必修课。

当监督报道减少的时候,势必会有很多违法违规行为悄然抬头,一些坑害广大民众的事情也会悄然抬头。比如今年第一季度被央视曝光的甘肃“折达公路”豆腐渣工程,早在去年就被央视报道过,当时如果有本地媒体没事的时候总去监督采访一下,怎么有今年如此大的舆情呢? 

在一个优越的发展环境中,必然有一个更好的媒体生态环境。而在这种宽松的生态环境中,媒体不仅能实施歌颂好人好事及好政策,也能及时发现“病变”,不断推出舆论监督报道,将一些问题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。比如这几年全国发达地区的媒体,始终在执行着舆论监督的作用,比如北京的《新京报》,深圳的《深圳晚报》,广州的《南方都市报》,成都的《成都商报》等,再比如后来居上的“澎湃新闻”等,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舆论监督的初心和使命。 

媒体监督报道的失声,是良知的衰退。媒体就是一种公器,能有效地平衡社会生态。在一个舆论监督相对成熟的环境中,民间的各种冤情也会相对减少,因为投诉有门,因为当他们的冤情得不到昭雪的时候,会自然而然寻找曝光的途径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原创稿件都会尽量正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如你有异议请联系本网更正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  • 成为领军企业,提升外部价值的法律媒体联合公关9步

    成为领军企业,提升外部价值的法律媒体联合公关9步

    2018-12-29 12:59

  • 媒体报道内容真实抗辩理由仅适用于侵害名誉权

    媒体报道内容真实抗辩理由仅适用于侵害名誉权

    2018-12-17 09:33

  • 成雅铁路模拟运行吸引新闻媒体试乘体验

    成雅铁路模拟运行吸引新闻媒体试乘体验

    2018-12-15 17:41

  • 近百家知名媒体竞相报道的电音节居然是区块链世界的手

    近百家知名媒体竞相报道的电音节居然是区块链世界的手

    2018-12-15 17:38